
一、技術來源
本技術為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高度危害介質大型低壓儲罐工程設計技術。本技術在自身高度危害介質大型常壓儲罐工程應用經驗的基礎上,對低壓儲罐設計建造規范中沒有針對高度危害介質的條款、結構、計算方法進行自主開發,形成的專有技術。
二、基本原理
現有大型儲罐的標準不能用于劇毒介質,面對現有規范條款對介質毒性的限制及缺失和生產工藝實際需求的矛盾,從設計本質安全的要求出發,針對高度危害介質的特點,合理選擇儲罐的設計壓力,并從材料的選用、罐體結構的設計、計算等方面完善原有規范要求,形成了一套高度危害介質大型低壓儲罐工程設計技術。通過控制危險因素的方式,實現對高度危害介質的安全存儲。
三、工藝過程
本設計專有技術是在國內低壓儲罐設計、建造標準的基礎上,對于原規范中不適用于高度危害介質的條款進行二次開發形成的工程設計技術。相對于規范設計,本技術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優化工作,完成了的設計施工圖和《低壓儲罐技術規格書》。
(一)材料選擇要求:
1.對鋼板、鋼管等材料附加要求,如無損檢測、沖擊試驗等;
2.限制了開平板的使用范圍;
3.其他部件材質的要求等。
(二)設計結構要求
1.限制了部分管壁開孔結構、罐底排凈結構的使用;
2.設計了能夠使介質發生泄漏時能夠被及時發現的特殊罐底基礎結構;
3.增加罐底角剛度、罐底保護等附加結構等。
(三)設計計算要求
1.使用“特殊罐底基礎結構”時,罐底板的強度校核;
2.調整設計反應譜,完善抗震計算;
3.換算風載參數,完成抗風計算等。
(四)制造檢驗要求
1.焊接方法要求;
2.焊縫無損檢測要求;
3.充水檢驗及過程檢驗要求等。
(五)應用范圍要求
1.提出非襯層高度危害低壓儲罐單臺最大容積的限制;
2.提出襯層高度危害低壓儲罐單臺最大容積和最大直徑的限制;
3.提出對使用單位關于相關介質使用、運行經驗的限制。
四、技術特點
(一)根據介質毒性設置了對罐底排凈結構、基礎泄漏檢查結構、罐壁內側加強結構,并限定了本結構用于儲存高度危害介質的最大容積。解決通用規范條款中不適用于高度危害介質的結構問題。
(二)編制了適用于高度危害介質低壓儲罐專用技術規格書,增加對罐體材料的選擇、檢驗要求;增加對罐體、罐底焊接形式及檢驗要求等條款,綜合評定提高制造檢驗標準的安全收益和經濟成本,在經濟合理的前提實現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解決通用規范條款中不適用于高度危害介質的制造、檢驗要求。
(三)通過改變原有低壓大型儲罐的常用局部結構,在保證存儲高度危害介質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實現現場襯層施工的可行性與可靠性。
五、技術水平
本工程技術填補了國內將大型立式圓筒形低壓儲罐應用于高度危害介質儲運技術的空白,為我國在高度危害介質存儲領域拓展不同存儲形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能源消耗
無
七、節能減排狀況
無
八、技術應用條件
該技術可應用于國內使用大型低壓儲罐實現對高度危害介質進行存儲的工程領域。
九、應用實例
2021年,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兩化"搬遷改造項目80萬噸/年氯乙烯裝置中,本技術應用于1,2二氯乙烷、三氯丁烯等8臺高度危害介質低壓儲罐的設計、建造中。設備全部運行平穩,滿足工藝運行指標,安全可靠。
十、經濟效益
(一)低壓儲罐技術在高度危害介質的應用從本質上降低了高度危害介質的儲存安全風險。
(二)針對于低壓儲罐現場襯層技術的應用,對于儲存腐蝕性介質而言,可以用碳鋼襯非金屬材質代替不銹鋼、鈦材等高價材質,降低了儲罐的投資。
該技術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350萬元。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