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9ljjj"></track>

        <pre id="9ljjj"><ruby id="9ljjj"><b id="9ljjj"></b></ruby></pre>

          <p id="9ljjj"><pre id="9ljjj"><b id="9ljjj"></b></pre></p>
          <noframes id="9ljjj"><track id="9ljjj"><strike id="9ljjj"></strike></track>

                <track id="9ljjj"><strike id="9ljjj"><ol id="9ljjj"></ol></strike></track>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會員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行業發展 > 協會工作

                  繼續開拓創新 共創美好未來——榮世立理事長在2019石油化工設計企業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時間:2019-11-08 13:17:18  來源:  作者:


                  尊敬的袁紐名譽理事長,尊敬的各位院長、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我們相聚西子湖畔,共同回顧省市設計院20年改革歷程,共話未來發展大計,意義重大。袁紐名譽理事長一直關心、關注省市設計院平臺,關心每一位院長,這次能夠蒞臨論壇,我們可以再一次感受老領導給予我們的指導、鼓勵和溫暖。這次會議邀請了協會高級顧問劉培林院長、協會上海聯絡處副主任李新城院長出席論壇,以他們為代表的老院長們長期幫助省市設計院提升管理、培育英才,讓我們滿懷敬意。李海泉院長、郭云龍院長、俞少俊院長,是協會的高級顧問,也是省市設計院的核心人物,不管在什么位置都在想著省市設計院平臺的事,熱心為大家服務,給我們樹立了好榜樣。為了辦好這次論壇,協會副理事長萬軍認真負責,親自組織策劃,常委院長們認真研究,提出了論壇主題和初步方案,論壇承辦單位浙江省天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在萬院長領導下,建立了項目組織,精心籌備這次論壇,各位院長積極參與,認真撰寫交流材料,積極參與論壇交流,這是我們成功舉辦這次論壇的重要保證。

                    借此機會,我代表協會向出席今天論壇的老領導、老院長和各位企業領導、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為舉辦這次論壇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一、七十年發展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行業滄桑巨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17個專業協會和6個專業委員會編寫了紀實性著作《鏗鏘腳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紀實》一書,并于9月27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新書首發儀式。該書重溫了前輩先賢走過的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創業之路,展現了中國石油和化工人70年不懈奮斗的恢弘畫卷,描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協會也積極參與了此項活動,組織撰寫了《新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紀實》,作為該書中的一章。通過這個活動,深刻感受到,經過幾代石油和化工人艱苦奮斗和拼搏,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石油產量只有12萬噸,化學工業產值僅有1.77億元人民幣,只能生產少數單一的化工產品,品種少,產量低,基礎十分薄弱。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一代代石油和化工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已經建立了從油氣勘探開采、石油煉制、煤化工、鹽化工,到農用化工、橡膠化工、醫藥化工、國防化工,再到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化工裝備制造、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等各個專業領域、上下游相互銜接、配套齊全的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絕大多數石油和化工產品都能自主生產,化肥、輪胎、燒堿、純堿、聚氯乙烯、染料、涂料、合成樹脂、乙烯等主要產品產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

                    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是石油和化學工業建設的龍頭,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對全行業固定資產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隊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根據住建部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從事石油天然氣、化工石化醫藥工程設計的企業已經發展到389家(其中石油天然氣66家,化工石化醫藥323家),從業人員131443人(其中石油天然氣55757人,化工石化醫藥75686人)。擁有綜合甲級設計資質的企業18家,擁有甲級資質的企業201家。營業收入1662.65億元(其中海外營業收入307.97億元),營業利潤74.07億元。形成了技術門類齊全、大中小互補、國內國際市場同步發展的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隊伍,為我國發展成為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二十年改革省市設計院突飛猛進

                    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六部委《關于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體制改革若干意見》(國辦發[1999]101號),省市設計院包括企業設計隊伍,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勘察設計單位改革發展的相關政策,勇當設計院改革的弄潮兒,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道路,與時俱進,生生不息。省市設計院圍繞改革、生存、發展這一主題,交流經驗,深入研討,促進合作,打造了省市設計院發展論壇(石油和化工設計企業發展論壇)這個交流平臺,深受設計院院長歡迎。

                    今年,是在杭州莫干山召開第一屆論壇20周年。莫干山論壇是推動省市設計院改革的一次重要會議,24家省、市化工設計院的院長參加了交流。浙江省石油化工設計院院長萬軍介紹了改企建制試點經驗,協會原理事長袁紐在會上提出: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沒有技術就沒有市場;沒有人才就沒有實力;沒有質量就沒有生命;沒有管理就沒有進步;沒有作為就沒有地位;沒有遠慮就必有近憂。這一格言至今仍在激勵著省市設計院歷任院長們。

                    2000年的省市設計院院長大會上,袁紐理事長做了“在改企建制中求生存圖發展”的動員講話,從此拉開了省市設計院改革大幕。經過20年的發展,省市設計院逐漸走出了一條體制改革多元化(民營化、混合所有制、中外合資、進入央企等)、業務模式多元化(一業為主,兩頭延伸)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協會副秘書長張寶豐做了精心準備,上午還要做專題總結報告,我就不細說了,我只談一談20年來省市設計院改革發展的主要特點:

                    1、通過重組或改制實現大型化。比如,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聚集了四家中型地方和企業設計院,從業人員已達1500人;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是原來的山東省化工設計院和英派爾進入中海油后重組設立的,人員接近1000人;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惠生工程等都是省市設計院通過改制、發展并達到1000人左右的工程公司。

                    2、積極向工程公司轉型。比如: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惠生工程、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寰球化學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華誼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聯合工程公司、山東齊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三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總承包業務占到企業營收的60%以上。

                    3、民營企業更有活力。根據對參加會議的40家中小設計公司分析,利潤率高于10%的11家企業中,民營企業9家、國有控股2家;利潤率在4%-10%的12家企業中,國有企業7家、民營和國有控股5家;利潤率≤4%的17家企業中,國有企業12家、其他所有制5家??梢娒駹I化改革對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具有較大作用。

                    4、省市設計院進入相應的產業集團有利于企業戰略發展。比如:浙江省院進入中化集團、原山東省院進入中海油、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進入延長石油、安徽省院進入神華集團等,企業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

                    5、集團下面的設計院受集團產業拉動市場強勁。比如:上海華誼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海灣化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等,為集團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管理支持,近兩年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6、具有專業有技術的公司保持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上??肆颦h??萍加邢薰?、南京蘇夏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齊魯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三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技術優勢成為開拓你市場的品牌和名片。

                    7、人員流動正在加劇。近兩年,部分省市設計院的規模有所下降,17家企業從業人數出現下降,接近20%的企業從業人數減員超過30人,2家企業減員超過100人甚至200人。

                    總體來看,省市設計院經過近20年的改革與發展,隊伍不斷壯大,實力顯著增強,更為可貴的是,不論企業遇到多大的困難,院長們都有一份不舍和堅守,都在努力拼搏、追逐夢想。

                    三、對省市設計院未來發展的思考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中國經濟由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抓住企業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為打造石油和化工強國貢獻勘察設計企業的力量。有幾點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1、企業體制機制改革的步伐不能停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省市設計院中都存在制約企業發展的一些因素,都有自己的短板。比如:有的缺乏內部激勵機制、缺少技術支撐和創新力,有的缺少務實的發展戰略、人才結構不合理,有的管理粗放、服務能力不適應等等,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源多少跟體制機制有關。有的企業體制改起來比較難,但可以從完善機制,激發活力做起,逐步消除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繼續推進企業轉型

                    企業轉型不是轉行。企業轉型是指企業通過對業務和管理進行結構性變革,獲取經營績效的改觀。轉型具有系統性、跨越性、階段性等特點,往往自上而下,涉及觀念、組織、流程、人員能力等一系列變革,是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論的。

                    自從國務院【1999】101號文下發以來,設計單位就已經開始轉型,一是事業轉企業;二是設計院轉咨詢公司、工程公司,三是單一轉全過程咨詢服務,包括工程總承包。在新的形勢下,設計院更多的是升級式轉型。第一,設計企業業務要向高質量轉型。比如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要提高,研究的結果必須得到實踐驗證,或者允許自我否定。工程設計要不斷優化,為工程建設或工程總承包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工程總承包要整體策劃、全面管理,組織機構、工作程序、工作標準、管理技術和方法、風險防控措施等要可行有效,項目管理更加精細。第二,企業生產方式、服務產品要向數字化轉型。當前,網絡技術快速發展,金融、交通、制造、建筑、服務等等進入數字時代,在工程設計領域,面對國內外新型業主對數字化交付的迫切需求,許多省市設計企業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此,加速企業信息化建設、提升包括企業工程項目管理在內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能力十分迫切。

                    3、人才是創建工程咨詢公司、工程公司的關鍵因素

                    咨詢公司和工程公司都是設計院改革的方向,但中小設計院往往在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方面能力不足,在組織形式、人才結構、管理體系等方面與國際不接軌。為了加速業務轉型,企業可以在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但在人才結構上必須加強培育復合型人才,讓設計人員既懂設計,還要懂投資決策,也要懂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為此,企業對設計崗位人員開展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設計產品的知識產權屬于誰?根據《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住建部和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的《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導則》規定,勘察設計成果的著作權應屬于設計企業。如果業主要求合同寫明著作權屬于業主,設計院要敢于亮劍,努力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否則設計院就難于繼續發展。

                    5、減少低價競爭

                    設計收費標準取消后,行業中沒有形成科學的定價機制,導致低價競爭嚴重,企業反映強烈。為改變這一狀況,需要協會和企業共同努力,規范工程項目計價。工程項目費用應該包括:成本+合理利潤+稅金。沒有利潤的經濟活動是沒有意義的,企業沒有利潤就難以發展。世界銀行的核心采購原則是什么?不是最低價中標,而是公平、公開、效率、適合用途、誠信、經濟、物有所值。如果采購價格低于實際成本,很難做到物有所值。

                    6、增強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控

                    第一,要加強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管控。對于中小設計院來說,多數企業存在服務功能單一,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能力較弱,盲目擴大工程總承包項目市場,將會給企業帶來能力風險。因此推進工程總承包要實、要穩。第二,石油和化工行業生產企業安全事故頻發,有的省、地區談化色變,設計師負責制、項目經理負責制,本質上還是設計企業負責制,一旦發生事故,首先問責的是設計單位,如果設計資質證書被吊銷,對企業來說是毀滅性的。這次請無錫恒禾季院長就江蘇省安全檢查情況和大家交流,就是要提醒院長們在承接設計任務時要有風險意識。第三,要精心設計、精心管理。一定做到設計到位,本質安全,經得起考驗。

                    7、共商、共建、共享

                    協會是個大平臺,是業內公共平臺。目前協會正在進行脫鉤改革,脫鉤后協會將在已有法律法規框架下,自主決策、自我服務。凡是企業需要、自身又做不到的,政府又不能做的事,都是協會應該做的。在操作上更多的是會員企業共商、共建、共享。相對大院而言,省市設計院技術管理能力差異較大,更需要企業聯合起來,就某些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專題研究,成果共享。目前,協會想做的就是軟件共享平臺和標準共享平臺,省市設計院能否一起共建,值得探討。

                    總之,經過20年的改革發展,省市設計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進入新時代又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讓我們共同攜手,圍繞提高質量和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等,深入開展專題研究,在技術、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努力沖破傳統思維,加快創新步伐,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temp.pl--]
                  推薦資訊
                  專有技術推介:己內酰胺精制新工藝
                  專有技術推介:己內酰胺
                  管道工程公司一技術獲國家專利
                  管道工程公司一技術獲
                  奇姆肯特煉廠裝置大檢修后一次投料成功
                  奇姆肯特煉廠裝置大檢
                  惠生工程與西南化工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惠生工程與西南化工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中文字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