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工程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
時間:2017-07-01 15:47:50 來源: 作者: |
由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分會、沃利帕森(中國)公司聯合舉辦的首屆北京國際工程發展論壇,6月7日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榮世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子牛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齊福海主持上午會議。 本屆論壇以“一帶一路”尋機遇、攜手共進謀發展為主題,邀請部分在華大型外資企業和國際工程公司的高管、專家與國內各行業從事投資開發、勘察設計和工程總承包的企業代表近200人,共同交流、分享國際工程建設項目運作和管理的經驗,為中國工程公司成功“走出去”提供了實用、有效、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李壽生在論壇講話中說,前不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簽署了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的合作協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舉辦這樣一個論壇,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實施,加強工程建設企業國際間的合作,強化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打造國際一流的工程公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李壽生指出,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總體目標是:組織好行業資源類、產能類、貿易類和節能環保類四大產業聚群的國際合作,特別是要以建設國內高端特色化工園區為起點,以建設中東、東南亞、中亞和俄羅斯石油化工、化肥、輪胎、煤化工、氯堿等化工園區為中間戰略支點,以建設中東歐中高端特色化工園區為終點,在我國中西部-中亞-俄羅斯-中東歐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化工產業鏈,在我國沿海-東南亞-中東-中東歐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化工產業鏈。他說,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特色明顯、產業集聚、綠色安全、優勢互補、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的國際產能合作園區為戰略重點,充分發揮工程公司的獨特優勢,在行業走出去的大潮中,成為行業抱團走出去的核心,成為行業聚群走出去的領軍。 榮世立代表論壇主辦方致辭,他介紹說,2016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594.2億美元,同比增長3.5%;新簽合同額2440.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2%。同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2015年基礎上激增30%,達到1888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一批中國企業正在向技術和資本輸出跨越。他強調,面對“一帶一路”這一發展機遇,中國企業不能靠單打獨斗,應該靠合作共享;不能有自滿思想,應該看到我們存在的問題和差距;要廣泛吸取國際大公司的發展經驗,不斷增強實力。要集各方人才、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建立統一的國際化發展理念、技術標準和交易規則,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深化企業改革,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提升中國工程公司的服務能力,才能穩步、扎實地走向世界,最終實現合作共贏。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子牛說,當前我國勘察設計行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反映在改革開放使行業空前繁榮,實力成倍增長。具體表現在,我國勘察設計行業總體技術實力在增強,市場份額在增長,與國際先進管理、經營水平逐步接近,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日益提升。但另一方面,改革需要深化,政策需要完善,行業正在面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艱巨任務。例如,在市場環境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條塊切割、行業壁壘、地方保護問題依然存在;工程咨詢各領域相互獨立,沒能有機結合;衡量工程設計勞動成果的計價機制缺失,產生無序競爭;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服務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市場準入及監管方式的改革還需要大力推進。他還從以政策為導向,做好戰略發展定位,推進項目運作的規范化,加強風險管理,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這五個方面,對與會代表做了具體建議。 會上,英美資源集團、液化空氣集團、巴斯夫公司、沃利帕森公司等6家外企公司的代表就世界礦業發展趨勢與工程項目機遇、中西方工程公司項目運作的差異、海外項目執行中的國際化與本地化等方面的內容做了精彩報告,分享了國際工程建設項目運作和管理上的經驗。中國天辰工程公司等4家國內企業的代表,分別在各自的領先技術工程、實際工程經驗等方面做了演講報告。 論壇還安排了演講嘉賓專題互動環節,在主持人榮世立、沃利帕森(中國)公司總裁邱鴻的引導下,與會代表就改革發展和工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
|
[!--temp.p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