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9ljjj"></track>

        <pre id="9ljjj"><ruby id="9ljjj"><b id="9ljjj"></b></ruby></pre>

          <p id="9ljjj"><pre id="9ljjj"><b id="9ljjj"></b></pre></p>
          <noframes id="9ljjj"><track id="9ljjj"><strike id="9ljjj"></strike></track>

                <track id="9ljjj"><strike id="9ljjj"><ol id="9ljjj"></ol></strike></track>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會員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行業發展 > 行業信息

                  重點石化產品發展趨勢分析

                  時間:2019-04-26 16:35:22  來源:  作者:

                    未來幾年,隨著沿海大型石化基地快速崛起,現代煤化工項目升級示范加快推進,一大批大型煉化一體化、現代煤化工項目投產運菅,成品油、烯烴、芳烴、乙二醇、聚碳酸酯等國內產能大幅增加,國內石化產業和市場供需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

                    (一)成品油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2019年隨恒力石化200萬噸/年產能全部釋放,中科煉化1000萬噸/年、浙江石化200萬噸/年等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新增5200萬噸/年,總能力升至8.6億噸/年。預計2019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4%,達到6.3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保持在約73%左右,成品油產量達到3.7億噸,出口量將增至5000萬噸左右。按照目前公布的新建和擴能計劃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達到9.2億噸,

                    到“十四五”末將超過10億噸,屆時我國成品油供應能力將超過6億噸。按照國內外相關機構預測,我國交通運輸用石油需求峰值在4-5億噸,成品油市場將大幅供過于求。

                    (二)國內乙烯、丙烯供應保障能力將逐漸增強

                    乙烯:國內乙烯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2015年以來,乙烯行業持續處于盈利較好景氣階段,一批項目加快推進,2019年計劃投產乙烯產能將達到500萬噸/年以上,國內乙烯產能將升至3050萬噸/年,預計產量可達到270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13%以上,國內乙烯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2025年前是我國乙烯產能大規模密集投產時期,預計2025年國內乙烯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年,產量達到4750萬噸,按相關下游市場增長趨勢測算,到2025年國內乙烯當量需求量將達到6400萬噸,自給率從目前的不足50%提升至74%。如果未來進口乙烷裂解制乙烯方面有所突破,乙烯自給率可進一步提高至80%以上。

                    丙烯:2019年我國丙烯產能繼續增加,大連恒力、浙江石化等煉化一體化裝置除配套蒸汽裂解等傳統丙烯生產裝置外,還建設了混合烷烴脫氫和丙烷脫氫裝置,另外丙烷脫氫、煤(甲醇)制烯烴均有新增產能計劃投產。預計2019年我國將新增丙烯產能400-500萬噸/年,總產能突破4000萬噸/年,產量超過3200萬噸,當量自給率進一步提高。

                    按照目前正在建設和未來規劃項目,預計2025年國內丙烯產能將達到5600萬噸/年,產量達到4760萬噸,當量需求量增至5100萬噸以上,自給率達到90%以上。目前已經公布的規劃及在建丙烷脫氫項目共計45個,總產能2605萬噸/年,如果能夠全部實現,我國丙烯產能將能夠達到6200萬噸/年。由此帶來的問題是,一方面在原料采購上面臨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加劇國內丙烯市場競爭。

                    (三)未來對二甲苯、乙二醇供需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

                    對二甲苯:2019年恒力石化、海南煉化、中化弘潤等多家企業P裝置計劃投產,合計能力896萬噸/年,國內總產能將升至2275萬噸/年,按照75%的開工率計算,產量有望超過1600萬噸自給率可提升約13個百分點。從長遠看,目前共有在建P項目11個、產能2080萬噸,擬建PX項目6個、產能1060萬噸,合計新增產能3140萬噸。

                    其中,2020年前投產1050萬噸,2021年投產930萬噸,2021年后投產1160萬噸。預計2025年我國pX能力將達到4400萬噸以上,按目前消費增長速度測算,預計“十四五”后半期,國內生產將可滿足需求,再加上日韓等國家的以進口資源,國內市場供需格局將發生反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乙二醇:近年隨著煤制乙二醇工藝技術逐步成熟及大型煉化項目投產,乙二醇項目集中建設。2019-2020年計劃投產乙二醇產能接近600萬噸/年,預計到2020年我國乙二醇產能將達1662萬噸/年,其中煤/合成氣基乙二醇產能占比將達45.6%,表觀消費量增至1710萬噸,國內產能可基本滿足需求。如果現有規劃項目全部投產,到2025年前我國乙二醇產能將達到2200萬噸,表觀消費量將達到2230萬噸。預計到“十四五”中后期,國內乙二醇就可實現自給。

                    (四)部分合成材料產能增速加快

                    聚乙烯:2019年是國內聚乙烯裝置集中投產的一年,預計國內有9套聚乙烯裝置投產,合計產能400萬噸/年,投產的主要是線性低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裝置,總產能將升至2244萬噸/年,產量有望達到1800萬噸。2025年前我國將另有近1100萬噸/年的聚乙烯裝置計劃投產,屆時我國總產能將達到3300萬噸/年以上,產量達到3100萬噸左右,需求量將達到4300萬噸,自給率從目前的約53%,提高到72%左右。

                    聚丙烯:2019年有14套新建裝置計劃投產,預計新增產能450萬噸/年,總產能升至2800萬噸/年以上,產量達到2400萬噸以上;未來兩年,隨著新增產能的大量投產及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影響,下游制品行業出口阻力增加,但同時國內政策變化,2019聚丙烯消費增速仍將保持在7%左右,消費量達到2800萬噸以上。預計到2020年我國聚丙烯產能將升至3100萬噸/年左右,產量達到300萬噸,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聚碳酸酯:目前在建聚碳酸酯項目17個,產能257萬噸/年;規劃項目4個,產能133萬噸/年,擬建、在建產能合計390萬噸/年。預計到2020年我國PC能力將接近380萬噸,產量增加到120-180萬噸,消費量200-230萬噸。到2025年PC能力將超過520萬噸,產能將達到目前的4.3倍,而PC表觀消費量預計為300-330萬噸,產能增長大幅超過需求增長,再加上每年可供進口的資源超過百萬噸以及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未來PC市場競爭將十分激烈。

                    化工新材料:未來尼龍6、聚苯硫醚等產品產能繼續擴增,國內市場自給率進一步提升,部分產品達到90%以上。隨著技術和裝備的不斷成熟,PBT、高吸水性樹脂、低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產品產能快速擴張,市場競爭加劇。

                    另外,隨著國內綠色環氧丙烷技術的突破,我國環氧丙烷產能加速建設。2023年前共有在建和擬建環氧丙烷裝置12套,合計產能297萬噸/年,其中2019年有超過100萬噸/的新建產能計劃投產,考慮到小的氯醇法產能退出和聚氨酯需求增加因素預計2019年環氧丙烷總產能將超過400萬噸/年,產量增長到300萬噸,國內環氧丙烷仍將保持供需基本平衡。預計到2025年我國環氧丙烷產能將增長一倍,達到約600萬噸/年,國內市場競爭將加劇。

                    (五)基礎化工品與化肥繼續保持穩定運行

                    預計未來幾年,下游需求保持小幅增長,純堿、燒堿等裝置平均開工率明顯提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虧損面不斷收窄,行業盈利水平將持續改善。受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下游需求不振、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影響,尿素、磷銨等行業落后產能將持續退出。

                    純堿:2019年預計有130萬噸/年新建產能投產,產能提升至3169萬噸/年,隨著新建產能釋放和部分恢復產能,預計2019年產量提高100-150萬噸,達到2750萬噸左右,消費量與2018年持平,出口市場將直接影響國內純堿市場盈利情況。

                    燒堿:2019年燒堿市場仍將面臨多空因素影響的復雜情況。隨著新一輪安全及環保檢查趨嚴,部分耗氯企業開工率將處于低位,區域性燒堿產量將有所下降,對燒堿市場形成一定利好支撐。但下游氧化鋁企業受去產能和大氣治理等環保因素影響,后續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預計2019年國內燒堿市場或將延續2018年的良好運行態勢。

                    電石:預計2019年國內將有約40萬噸電石產能建成投產,同時也會有部分中小企業退出,屆時產能將與2018年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長。2019年,電石產量或將達到2850萬噸,比2018年增長約50萬噸,表觀消費量將達到約2840萬噸。

                    氦肥:未來受到天然氣供應受限且價格上漲、冬季限產和煤炭總量控制、無煙煤供應緊張、環保要求提高、供需結構調整、出口量下降等因素影響,2019年將繼續有氮肥產能退出,產量也將繼續下降,隨著工業用占比提高,消費量將基本保持穩定。

                    磷肥:預計2019年,國內磷肥需求仍延續穩中有降的態勢,產量小幅下降至1590萬噸(折純P05),凈出口同比增長5%,達到490萬噸(折純P203),表觀消費量1100萬噸(折純P2O3),同比下降6.3%。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temp.pl--]
                  推薦資訊
                  專有技術推介:己內酰胺精制新工藝
                  專有技術推介:己內酰胺
                  管道工程公司一技術獲國家專利
                  管道工程公司一技術獲
                  奇姆肯特煉廠裝置大檢修后一次投料成功
                  奇姆肯特煉廠裝置大檢
                  惠生工程與西南化工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惠生工程與西南化工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中文字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