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來源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二、技術簡介
目前的氣流床氣化工藝,很少考慮對氣化灰水系統和外排污水的氨氮控制措施,受煤質變化及操作波動等因素的影響,氣化水系統的氨氮含量會逐漸積累升高,外排污水氨氮可能達到500~800mg/L,容易引起氣化灰水系統結垢,造成設備堵塞,同時也增加了污水處理裝置的處理難度,增加了生化處理單元的負荷,若長期在高氨氮負荷運行下,容易造成生化處理池中微生物的死亡,這將會對全廠污水處理裝置造成巨大損失。
本工藝針對冷凝液中氨氮含量較高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針對閃蒸冷凝液的汽提工藝。即將高閃、低閃、真閃系統的閃蒸冷凝液進行收集,并進行汽提,除去系統中的氨氮。
三、工藝流程描述
出蒸發熱水塔的酸性氣經冷卻后進入酸性氣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氣相進入汽提塔作為熱源,出分離器的液相送入汽提塔下部。出低閃罐的低壓閃蒸氣冷卻后進入低壓閃蒸分離器,氣相送入汽提塔下部,液相減壓后進入冷凝液緩沖罐。出真空閃蒸罐的氣相冷卻后進入真空閃蒸分離器,氣相進入真空泵,液相進入冷凝液緩沖罐。
低閃、真閃冷凝液進入冷凝液緩沖罐。閃蒸冷凝液通過泵升壓,進入預熱器,與出塔釜的汽提水換熱,溫度升高后進入汽提塔上部,來自酸性氣分離器的酸性氣和酸性氣冷凝液進入汽提塔中部,作為汽提塔的部分熱源,低閃不凝氣進入汽提塔中部,塔底通入蒸汽作為主熱源。
出塔頂的氣相進入塔頂冷凝器,冷卻后塔頂不凝氣相送至鍋爐裝置。液相作為汽提塔的全回流。出塔釜的汽提水(含NH3~50ppmwt),經泵升壓后,經過汽提塔預熱器換熱,送入蒸發熱水塔,作為蒸發熱水塔補水。
以大連恒力項目煤氣化裝置為參考,配置3臺氣化爐,單爐投煤量~2000t/d,單爐廢水排放量~97t/h。經過冷凝液汽提在外排廢水量不變的情況,廢水中氨氮由傳統流程的1044mg/L可降低到226mg/L,通過蒸汽汽提,可脫除進入閃蒸系統總氨量的45%。同時,冷凝液量僅為廢水量的60%,可大大降低廢水汽提塔的設備尺寸,因此冷凝液汽提流程與前期方案中的廢水直接汽提相比,有較大的優勢。
雖然冷凝液汽提流程增加了部分設備投資,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增加了部分蒸汽消耗費用和用電費用,但應用冷凝液汽提工藝后大大降低了污水處理裝置的規模,節省了裝置投資,同時污水處理裝置的運行費用大大降低。
以大連恒力項目煤氣化裝置為例,配置3臺氣化爐,單爐投煤量~2000t/d,單爐廢水排放量~97t/h,在應用冷凝液汽提工藝后,全廠裝置投資相比常規方案節約5500萬元,全廠年操作費用節約81.8萬元。因此根據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本項目研發的煤氣化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冷凝液汽提工藝)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四、專有技術創新點及先進性
1、在氣化工藝流程中開發冷凝液汽提工藝,通過汽提氣化閃蒸冷凝液,使氣化外排污水氨氮濃度低于300mg/L。滿足污水處理要求。
2、在氣化工藝渣水處理流程中,針對氨氮含量較高的高壓閃蒸冷凝液、低壓閃蒸冷凝液和真空閃蒸冷凝液進行收集和汽提處理,與傳統的汽提工藝相比,可降低汽提工藝的處理規模,汽提的處理量可降至傳統廢水汽提工藝的~65%,因冷凝液進料溫度高,汽提蒸汽消耗可降至傳統廢水汽提工藝的~40%,在達到降低氣化外排污水氨氮濃度的同時,降低汽提部分的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
3、可降低污水處理裝置操作風險,降低全廠污水處理裝置的投資和污水處理操作費用。
通過汽提工藝移除氣化水系統中的氨氮,減少了整個灰水循環系統中的氨氮含量,使灰水系統不易結垢,有利于氣化裝置的長期穩定運行。
4、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副產稀氨水,可送至鍋爐做脫硫脫硝使用,節省鍋爐氨水消耗,節省成本。
5、適用于多種氣流床氣化工藝的改造,例如單噴嘴水煤漿氣化技術、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 |